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第37課:馬可福音第6章 (教師用本與經文二合一)

第37課:馬可福音第6章

新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 2015年

導言

耶穌在自己的家鄉拿撒勒遭到拒絕。祂派遣十二使徒去宣講福音。希律王下令殺害施洗約翰。耶穌奇蹟般地給五千多人吃飽、在水面上行走、平息暴風雨,以及醫治病人。

教學建議

馬可福音6:1-29

耶穌在拿撒勒遭到拒絕,並差遣十二使徒;記述施洗約翰的死亡

開始上課時,請學生想一想他們最近一次受到壓力,要他們去做一些明知是不對的事的經驗。
將以下這些話寫在白板上(這些話出自「作正確的選擇」,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41頁):
「做錯事的人要你同流合汙的原因是:當有人也做同樣的事時,他們會覺得比較自在」(李察·司考德)。
  •  
    有哪些例子可以說明,他人可能會怎樣試圖強迫你去做一些你明知是錯的事?
請學生在研讀馬可福音第6章時,找出一項真理來幫助他們避免屈服於負面的同儕壓力。
馬可福音6:1-16作摘要,說明耶穌在自己的家鄉拿撒勒傳講福音。但由於人們的不信,祂沒有在那裡行許多奇蹟。耶穌在那裡差遣十二使徒兩個兩個出去宣講福音。他們在宣講福音之外,也趕鬼和治病。希律聽到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就擔心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行了那些奇蹟。
  1. 耶穌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
  2.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3. 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是因他跌倒)。
  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 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7.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
  8. 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
  9. 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掛子,
  10. 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
  11. 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12. 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
  13. 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14. 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就說: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了,所以這些異能由他裡面發出來。
  15. 但別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
  16. 希律聽見卻說:是我所斬的約翰,他復活了。
說明馬可福音6:17-29記載了施洗約翰的遭遇。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6:17-18。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希律對施洗約翰做了什麼。
  1. 先是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差人去拿住約翰,鎖在監裡,因為希律已經娶了那婦人。
  2. 約翰曾對希律說: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
  •  
    根據這幾節經文,希律對約翰做了什麼?為什麼?
說明這些經文所提的希律是希律·安提帕,他在他的父親大希律死後,管理加利利和毗利(比利亞)地區。希律·安提帕和妻子離婚,娶了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明目張膽地違背了猶太律法(見利未記18:16),遭到施洗約翰出言譴責。約翰反對這樁婚事,激怒了希羅底,因此希律將約翰關在監裡來取悅希羅底。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6:19-2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希羅底想要怎樣處置施洗約翰。
  1. 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
  2. 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有古卷:游移不定),並且樂意聽他。
  •  
    希羅底想要如何處置施洗約翰?
  •  
    她為何不能殺了約翰?因為希律敬畏約翰,知道約翰是一位屬神的人。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6:21-2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希律對施洗約翰做了什麼。
  1.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擺設筵席,請了大臣和千夫長,並加利利作首領的。
  2. 希羅底的女兒進來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歡喜。王就對女子說:你隨意向我求什麼,我必給你;
  3. 又對他起誓說:隨你向我求什麼,就是我國的一半,我也必給你。
  4. 他就出去對他母親說:我可以求什麼呢?他母親說:施洗約翰的頭。
  5. 他就急忙進去見王,求他說:我願王立時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
  6. 王就甚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辭,
  7. 隨即差一個護衛兵,吩咐拿約翰的頭來。護衛兵就去,在監裡斬了約翰,
  8. 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女子,女子就給他母親。
  9. 約翰的門徒聽見了,就來把他的屍首領去,葬在墳墓裡。
  •  
    根據第26節,希律對於殺害施洗約翰有何感受?
  •  
    為什麼希律明知這樣做不對,也不想這樣做,卻還將約翰斬首?不妨建議學生劃記「因同席的人」這句話,意指希律顧及到那些坐在他旁邊之人的意見。
  •  
    我們可以從希律的選擇學習到哪一項原則,知道我們若力圖取悅他人,而不做正確的事,所會有的後果?(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是要確定他們指出以下這項原則:力求取悅他人而不去做我們知道是正確的事,會導致錯誤的選擇、憂傷和懊悔。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這項真理,把他們分成兩人到四人一組,並請他們舉出幾個例子,說明青少年在哪些情況下必須在取悅他人和做自己知道是正確的事之間作選擇。給予充分的時間之後,請各組報告。他們報告時,將他們舉的一些例子寫在白板上。
  •  
    你曾經怎樣看到,像這些例子那樣屈服於壓力會帶來憂傷和懊悔?
  •  
    你曾在何時看到有人選擇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力求取悅他人?
  •  
    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去做我們知道是正確的事,而不是力求取悅他人?
請學生想想他們未來的一週,找出可能會有哪些情況他們會必須在取悅他人和做正確的事情之間作選擇。鼓勵他們擬出計劃,萬一遇到這種壓力時,知道要如何回應

馬可福音6:30-44

耶穌奇蹟般地給五千多人吃飽

請學生想想以下的情況:一位剛蒙召喚的傳教士對於要離家去傳教感到十分緊張。這個人不善言詞,也很畏懼社交場合。
  •  
    你會告訴這位年輕的傳教士什麼?
請學生在研讀馬可福音6:30-44時,找出一項原則來幫助這位年輕的傳教士,以及我們每一位(當我們感到能力不足,無法做到主吩咐我們去做的事情時)。
馬可福音6:30-33作摘要,說明十二使徒傳講福音回來後,向耶穌報告他們所做和所教導的事。耶穌和十二使徒搭船到一個可以離開人群和休息的地方。但幾個鄰近城鎮的居民都到耶穌要下船的地方等祂。
  1. 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裡,將一切所做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
  2.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3. 他們就坐船,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
  4. 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裡,比他們先趕到了。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6:34,並請全班找出救主如何回應那些群眾。
  1.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  
    在你看來,「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handout icon說明救主在教導群眾一整天後,行了一件偉大的奇蹟。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項奇蹟,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並給各組一份以下的講義。請各組一起閱讀馬可福音6:35-44馬太福音14:18,然後依照時間順序,將講義上的事件編上號碼。
  1.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
  2. 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什麼吃。
  3. 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嗎?
  4. 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
  5. 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的坐在青草地上。
  6. 眾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
  7.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
  8.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
  9. 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1. 耶穌說:拿過來給我。

給5,000人吃飽

  • 救主大大地增加了門徒帶來的食物,不但足夠所需,而且還有剩餘。
  • 門徒說,他們有五個餅、兩條魚。
  • 門徒提議派人去買食物。
  • 救主問門徒可以提供什麼。
  • 救主叫門徒給那些人食物吃。
  • 群眾沒有東西吃。
  • 救主請門徒把他們當時所有的一切拿給祂。
Intellectual Reserve, Inc. © 2015 版權所有。
給學生充分時間完成這項活動後,全班一起檢討答案。(答案的正確順序是7、5、2、4、3、1、6。)
  •  
    有多少人吃飽了?說明希臘文版的馬可福音6:44清楚指出「五千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五千名成年男性。因此,考慮到在場的還有婦女小孩,吃飽的人可能更多〔亦見馬太福音14:21〕。
  1. 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

  2.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指出救主在行這項奇蹟之前,先請門徒給祂五個餅、兩條魚——那是他們當時所有的一切。
  •  
    我們若將所有的一切奉獻給救主,救主就能做什麼?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項奇蹟學到什麼原則?(學生應指出類似以下的這項原則:我們若將所有的一切奉獻給救主,祂能擴增我們的奉獻,來完成祂的目的。將這項原則寫在白板上。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項原則,提醒他們先前提到的那位剛被召喚的傳教士緊張膽怯的情況。
  •  
    雖然這位年輕人有這些弱點,但是救主可能會要求這位傳教士帶什麼來給祂?救主邀請所有尋求達成祂目的的人,要把他們一切的渴望、能力、才能、技能、優點、恩賜和努力獻給祂〔見奧姆乃書1:26尼腓二書25:29〕。
  •  
    如果這位傳教士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獻給救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  
    年輕的教會成員可能會面臨哪些其他情況,因知道這項原則而有所幫助?
請學生想想,並在自己的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下主怎樣擴增了他們的努力,讓他們有能力去做祂所吩咐的事。如果學生不介意的話,可考慮請幾位學生和全班分享他們寫的內容。
分享你的見證:我們若將所有的一切奉獻給救主,祂能擴增我們的奉獻,來完成祂的目的。激勵學生在生活裡應用這項原則。

馬可福音6:45-56

耶穌在水面上行走並醫治病人

馬可福音6:45-56作摘要,說明耶穌給五千人吃飽後,就指示門徒上一艘船,航向加利利海的另一邊。然後祂就打發群眾離去。那天晚上暴風雨來襲,救主從山上看見門徒雖然奮力搖櫓卻沒有進展。祂便從水面上走到他們那裡,暴風雨平息了,他們也平安抵達加利利海的另一邊。
  1.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伯賽大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 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
  3.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
  4. 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
  5. 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
  6.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7. 於是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裡十分驚奇。
  8. 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
  9. 既渡過去,來到革尼撒勒地方,就靠了岸,
  10. 一下船,眾人認得是耶穌,
  11. 就跑遍那一帶地方,聽見他在何處,便將有病的人用褥子擡到那裡。
  12. 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裡,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  
    在這個例子中,主的能力如何使得門徒有辦法完成祂的指示?
可考慮請有意願的學生針對今天所討論的真理,分享他們的心得或見證,來結束課程。

注釋及背景資料

馬可福音6:26。「因同席的人」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李察·司考德長老提供了一些建議,可以幫助青少年抗拒負面的同儕壓力。他說:
「取悅神,勢必得罪撒但,所以受撒但誘惑去做錯事的人會對你施加壓力。做錯事的人要你同流合汙的原因是:當有人也做同樣的事時,他們會覺得比較自在。他們也可能是想利用你。希望被同輩接受、成為群體的一分子是很自然的事,有些人甚至因為渴望獲得歸屬感而加入幫派,但卻因此失去自由,甚或失去生命。你很難看清的一件事是你其實已經很堅強,其他人暗地裡也很佩服你。我們對你們信心十足。你不需要為了讓好朋友接受你而降低標準。你越是服從,越是堅守真實的原則,主就越能幫助你抗拒誘惑。你也能幫助其他人,因為他們會感受到你的力量。你要言行一致,讓他們知道你的標準。別人問你有關個人原則的問題時,回答他們,但不要說教,我從個人的經驗得知這方法很有效。
「沒有人會故意犯下大錯,但若為了讓別人更加接受你而降低標準,就會鑄成大錯。要做個堅強的人,做個領袖,結交益友,共同抗拒同儕壓力」(參閱「作正確的選擇」,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41頁)。
七十員的林恩·羅賓長老教導下列有關同儕壓力的事,說:
把取悅人看得比取悅神重要,就是顛倒了最大的誡命和第二大誡命(見馬太福音22:37-39),也就是忘了自己該面向哪一邊。然而,我們都曾因為畏懼人而犯下這樣的錯。主在以賽亞書中警告我們:『不要怕人的辱罵』(以賽亞書51:7;亦見尼腓二書8:7)。在李海的夢裡,許多人因為有人從巨大的廣廈中輕蔑地用手指指著他們,以致引起這樣的恐懼,忘了自己該面向哪一邊,『很難為情』地離開了生命樹(見尼腓一書8:25-28)。
「這種同儕壓力企圖讓人因為怕得罪人,而改變自己的態度,甚至是行為。我們希望能與那些指指點點的人互敬互重地共處,但是當這種對人的畏懼,誘使我們縱容罪惡時,它就成了箴言中所說的『網羅』(見箴言29:25)。這種網羅會巧妙地誘騙我們的同情心,讓我們去容忍,甚至去贊同神所譴責的事。對信心軟弱的人而言,這樣的事會成為重大的絆腳石。舉例來說,有些年輕的傳教士懷著畏懼人的心來傳教,因為不想得罪同伴,所以沒有向傳道部會長報告同伴偏離正軌的不服從行為。而牢記最大的誡命與第二大誡命的正確先後順序(見馬太福音22:37-39),可以讓我們作出能夠培養品格的決定。當這些困惑的傳教士體認到自己是要對神負責,而不是對同伴負責時,應該就能鼓起勇氣轉身面向正義的那一邊」(參閱「你面向哪一邊?」,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9頁)。

馬可福音6:35-44。給五千人吃飽

總會會長團的雅各·傅士德會長教導,救主有能力增加那些餅和魚一事,顯示出當我們忠信地在祂的教會中服務時,即使我們覺得自己的努力只相當於幾個餅和魚,主也會光大我們忠信的努力。他說:
「許多默默無聞的人只有相等於五個餅、兩條小魚的恩賜,卻能〔在教會裡〕光大召喚,不求聞達,確確實實地餵飽數千人。……這些就是成千上萬在各輔助組織和聖職定額組裡的領袖和教師、家庭教導教師,和慈助會的探訪教導教師。這些就是教會中許多謙卑的主教,他們有些雖沒受過正式訓練,卻一樣光大召喚,不斷學習,心懷謙卑,渴望事奉主、為支會裡的人服務。……
本教會能從初創時期的卑微到目前這樣的壯大,主要是靠數百萬成員的忠信和努力,他們謙卑奉獻,以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小魚來為夫子服務」(參閱「五個餅、兩條魚」,1994年7月,聖徒之聲,第5,6頁)。

補充教學建議

馬可福音6:35-44。給五千人吃飽

以下的教學建議可用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這項原則:我們若將所有的一切奉獻給救主,祂能擴增我們的奉獻,來完成祂的目的
說明恩典一詞通常用來描述救主那使人加添能力的力量——祂能夠接納我們的努力,使之足以達成祂的目的(見經文指南,「恩典」scriptures.lds.org)。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傑佛瑞·賀倫長老教導:「不要擔心基督沒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你。祂的恩典是充分的。這是給5,000人吃飽一事所教導的永恆、靈性課程」(Trusting Jesus[2003], 73)。
  •  
    救主的恩典曾經如何幫助了你,去做到或完成單靠你自己無法做到的事?
  •  
    你還能多做些什麼,努力把你所有的一切奉獻給救主?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第36課:馬可福音第4~5章 (教師用本與經文二合一)

第36課:馬可福音第4~5章

新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 2015年

導言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用比喻教導祂的門徒。救主在海上平靜了暴風雨。耶穌從一個人身上趕出許多惡鬼,展現出祂的能力遠勝過魔鬼。祂在迦百農施助時,醫治了一個患血漏的女人,並使睚魯的女兒從死裡復活。

教學建議

馬可福音第4章

耶穌用比喻教導有關神的國,然後平靜了暴風雨

請學生想想他們曾經歷過的最猛烈的暴風雨。請幾位學生簡短描述他們的經驗。
  •  
    人生中的種種挑戰如何就像暴風雨?
將以下詞彙寫在白板上(每個詞彙下方留下空白):身體、靈性、心智、社交。套用白板上的每個詞彙來提出以下問題:
  •  
    有哪些例子說明青少年會在身體(或靈性、心智、社交)方面經歷暴風雨?把學生的回答列在白板上相對應的詞彙下方。
請學生在研讀馬可福音第4~5章時,找出一些在經歷人生的暴風雨時可以幫助他們的原則。
馬可福音4:1-34作摘要,說明救主在加利利海邊,教導了群眾幾項比喻
  1.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裡,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
  2. 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
  3. 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6.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7.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
  8.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9. 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0.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13.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
  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
  17. 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
  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20.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
  22.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
  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
  25.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26. 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
  27.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28. 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29. 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30.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
  31.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
  32. 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34.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4:35-38。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門徒在渡過加利利海時經歷到什麼挑戰。
  1.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
  2.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3.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4.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
  •  
    救主和祂的門徒在渡過加利利海時,發生了什麼問題?
說明加利利海低於海平面213公尺(700英尺),三面環山。有時候,山上突如其來的乾冷氣流,衝撞到加利利海上溫暖潮濕的空氣,會突然產生強烈的暴風雨——有時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在這相對較小的水域激起大浪
加利利海和阿貝爾山
加利利海和阿貝爾山
  •  
    暴風雨對船隻造成了什麼影響?
  •  
    如果你處在這樣的船上,可能會有哪些想法和感受?
  •  
    門徒在這恐懼害怕時刻求助於誰?他們請求救主做什麼?
  •  
    我們在遇到自己人生的暴風雨時,可能會在哪些方面忍不住像耶穌的門徒那樣反應?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4:3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如何回應門徒的求助。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不妨建議學生把「住了吧!靜了吧!」以及「大大地平靜」這些字句(第39節)劃記下來。
  1.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
  •  
    如果我們在困難或害怕的時候尋求主的幫助,祂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學生回答後,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在困難或害怕的時候尋求主的幫助,祂能帶給我們平安。
  •  
    我們在遭遇困難或害怕時,可以用哪些方式尋求主的幫助?我們可以奉耶穌基督的名向天父禱告。我們的祈禱也許不會依照我們期望的方式得到回答,但我們若尋求主的幫助,就必蒙福享有平安。)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4:40-4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門徒詢問關於耶穌的什麼事。
  1.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2.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  
    如果你當時和那些門徒在一起,你會如何回答他們在第41節所提的問題?
  •  
    了解耶穌「到底是誰」(第41節),會如何增強我們的信心,激勵我們在遭遇困難或害怕的時候去尋求祂的幫助?
可能的話,請學生閱讀聖詩「主啊,狂風正在怒號」裡的歌詞(聖詩選輯,第55首)。強調耶穌基督不僅有能力平息自然界的暴風雨,更有能力平息我們心中的個人風暴。
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在人生的暴風雨中曾經如何尋求主的平安,以及主如何減輕他們的恐懼、安慰他們。
可考慮請學生在自己的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下,他們在遇到挑戰時可以做什麼來尋求主的幫助。

馬可福音5:1-20

耶穌從一個人身上趕出惡鬼,治好了那人

馬可福音5:1-18作摘要,說明耶穌治好一個充滿「污鬼」或惡靈的人。那些污鬼從那人身上被趕出去後,進入一群豬裡面,那些豬就闖下山崖,掉進海裡了。然後那人就去耶穌那裡,想上祂的船。
  1. 他們來到海那邊格拉森人的地方。
  2. 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他。
  3. 那人常住在墳塋裡,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
  4. 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鐵鍊捆鎖他,鐵鍊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制伏他。
  5. 他晝夜常在墳塋裡和山中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
  6. 他遠遠的看見耶穌,就跑過去拜他,
  7. 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指著神懇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8. 是因耶穌曾吩咐他說:污鬼啊,從這人身上出來吧!
  9. 耶穌問他說:你名叫什麼?回答說:我名叫群,因為我們多的緣故;
  10. 就再三的求耶穌,不要叫他們離開那地方。
  11. 在那裡山坡上,有一大群豬吃食;
  12. 鬼就央求耶穌說:求你打發我們往豬群裡,附著豬去。
  13. 耶穌准了他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14. 放豬的就逃跑了,去告訴城裡和鄉下的人。眾人就來,要看是什麼事。
  15. 他們來到耶穌那裡,看見那被鬼附著的人,就是從前被群鬼所附的,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他們就害怕。
  16. 看見這事的,便將鬼附之人所遇見的和那群豬的事都告訴了眾人;
  17. 眾人就央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
  18. 耶穌上船的時候,那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5:19-2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指示這個人去做什麼。
  1. 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2. 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希奇。
  •  
    救主指示這個人去做什麼?
  •  
    那個人如何回應?
  •  
    關於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救主的大能後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學到什麼原則?(幫助學生指出以下這項原則: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救主的大能後,可以向他人見證祂的祝福和憐憫。
請學生想一想他們可以用哪些方法,藉著見證救主的祝福和憐憫來幫助他人。

馬可福音5:21-43

耶穌醫治一個患血漏的女人,並使睚魯的女兒從死裡復活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七十員夏安·鮑文長老所說的故事
夏安‧鮑文長老
「1990年2月4日,我們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家裡的老六出生了,我們替他取名為泰森。……
「泰森8個月大時,他把自己在地毯上找到的一節蠟筆吞了下去,蠟筆卡在他的喉嚨,讓他不能呼吸;哥哥抱他上樓,焦急地大喊:『寶寶沒有呼吸了,寶寶沒有呼吸了。』我們立刻為他做心肺復甦術並打電話叫救護車。
「醫務人員來了,緊急將泰森送往醫院。在等待室裡我們不停地熱切祈禱,祈求神讓奇蹟發生。在漫長的等待後,醫生進來告訴我們:『很抱歉,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你們可以進去看他,需要多少時間都行。』然後醫生就離開了」(參閱「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2012年11月,利阿賀拿,第16頁)。
  •  
    如果泰森是你的兄弟,你在那一刻會怎麼想或怎麼做?
  •  
    這類的經驗可能會如何考驗一個人的信心?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5:21-24。請學生跟著仔細看,找出一位名叫睚魯的管會堂的人,如何面對一個可能使他的信心受到考驗的類似挑戰。
  1. 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正在海邊上。
  2. 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來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
  3. 再三的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癒,得以活了。
  4. 耶穌就和他同去。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
  •  
    睚魯為何尋求救主的幫助?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5:25-26,並請全班找出還有誰需要救主的幫助。
  1.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2. 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他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
說明雖然新約並沒解釋那個女人的「血漏」是什麼性質(第25節),但我們知道這件事造成她個人的困擾。此外,在摩西律法中,有血漏的人依例被視為不潔(見利未記15:19-33)。這可能意味著這個女人在患病的12年間都遭到放逐與排斥。這個女人為了求醫而「花盡了她所有的」(馬可福音5:26),顯示出她多麼切望自己的情況能有所改善。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5:27-3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這個女人做了什麼來得到救主的幫助。
  1. 他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
  2. 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3. 於是他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他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
  4. 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
  5. 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
  6. 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
  7. 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
  8. 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
  •  
    這個女人做了什麼,展現出她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你可以說明這句「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第27節〕意指她奮力突破圍在救主四周的群眾。
  •  
    我們若是渴望得到醫治就必須做什麼?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段記載學到什麼?(幫助學生指出以下這項原則:如果我們努力歸向耶穌基督,藉此展現出對祂的信心,祂就能使我們痊癒。
指出藉著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來使任何病痛得到醫治,不僅取決於我們努力歸向祂,更取決於神的時間表和祂的旨意。
請學生默讀馬可福音5:35,找出當救主停下來幫助這個女人時,睚魯接獲什麼消息。
  1. 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  
    睚魯接獲什麼消息?
  •  
    如果你處在睚魯的情況,在那一刻你可能會有哪些想法或感覺?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可福音5:36,並請全班找出救主對睚魯說的話。
  1.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
  •  
    救主說了什麼,可能支撐了睚魯的信心?
為了強調我們從這個故事所學到有關信心的事,將以下真理寫在白板上:要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就必須持續相信祂,即使在不確定的時刻亦然。
  •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將這項原則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可福音5:37-4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睚魯的女兒發生了什麼事。
  1.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
  2. 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裡;耶穌看見那裡亂嚷,並有人大大的哭泣哀號,
  3. 進到裡面,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4. 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5. 就拉著孩子的手,對他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
  6. 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的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
  7. 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他東西吃。
  •  
    救主行了什麼奇蹟?
你可以作見證救主有能力祝福和醫治我們。指出有時候救主會移除我們的困難或恐懼,來平靜我們生活中的暴風雨。有時祂未必會移除我們的考驗,就像鮑文長老所述說的,他兒子的死亡經過一樣。但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祂就會在我們遇到挑戰時,賜給我們平安。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不論我們個人經歷的暴風雨結果為何,我們都可以如何守住信心,讀出以下鮑文長老的見證。請學生仔細聽,雖然鮑文長老的兒子死了,他是如何守住信心的。
夏安‧鮑文長老
「當罪惡感、憤怒和自艾自憐的想法就要把我淹沒時,我祈求神改變我的心。透過神聖的個人經驗,主給了我全新的觀點;雖然我還是會感到悲傷與孤單,但是我的想法已經全然不同。天父讓我知道我所擁有的並沒有被奪去,相反的,如果我能證明我的忠信,將有更大的祝福等著我。……
「……我見證『只要我們仰賴耶穌基督的贖罪,祂會協助我們承受考驗、疾病和痛苦。我們會充滿喜樂、平安和安慰。生活中一切不公平的事都可以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得到平復』〔宣講我的福音:傳道服務指南(2004),第52頁〕」(「因為我活著」,第17頁)。
  •  
    你或你認識的人曾在何時像睚魯一樣,在不確定的時刻仍守住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結果得到了哪些祝福?
不妨邀請學生為本課所教導的真理作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馬可福音4:35-41。耶穌基督平靜暴風雨

豪惠·洪德會長在探討馬可所記載的,救主在加利利海上平靜暴風雨一事的重要真理時,說:
「我們都在生活中遇到過一些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其中有些雖然就像加利利海上的這些暴風雨一樣短暫,卻可能十分猛烈、令人害怕,也可能造成毀滅。我們無論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整個教會,都曾經在突然遇到暴風雨時用某種方式問道:『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我們也總會在暴風雨過後的寧靜時刻,用某種方式聽到:『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沒有人會願意承認自己沒有信心,但我認為主在這裡的溫和責備是有原因的。我們所信賴且已承受其名的這位偉大的耶和華曾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創世記1:6)。祂也曾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起,使旱地露出來』(創世記1:9)。再者,祂曾分開紅海,使以色列人從乾地上走過(見出埃及記14:21-22)。而祂能對那些運作在加利利海上的大自然元素下達命令,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們的信心應該提醒我們,祂能平息我們生命中的波濤」(參閱「主啊,狂風正怒號」,1985年1月,聖徒之聲,第27頁)。

馬可福音5:30。「能力從〔祂〕身上出去」

有些譯本在馬可福音5:30中說,那個女人得到醫治時,有「能力」從耶穌基督身上出去。在希臘原文新約聖經中,和(能力一詞的英文原文)virtue相對應的詞是dynamis,意指「能力」或「力量」。

馬可福音5:36。「不要怕,只要信」

馬可福音第4~5章教導的一項真理是:信心和恐懼是不能並存的。在馬可福音4:40和馬可福音5:36中,救主都告誡祂所教導的人,要以對祂的信心取代懼怕。這些記載為我們留下了一項有力的教訓:也就是要對耶穌基督有信心,不要聽信我們的恐懼。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傑佛瑞·賀倫長老在一次教會教育機構對宗教教育人員的演講中,籲請學生和教師「不要怕,只要信」。他鼓勵我們要完全信賴神,並要信心十足地說,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天上和地下、今世和永恆中最確定、最穩當、最值得信賴且報酬最為豐厚的真理」。他見證,恐懼、懷疑和焦慮都能被克服,只要我們專注於那「宏偉的、永恆的、屬於偉大整體福音信息核心的最高等級真理」——如救恩計劃、耶穌基督的贖罪、第一次異象,聖職的復興和摩爾門經——並且不要「斤斤計較那就整體而言屬於第二、第三或第四等級的問題」,以免將這完整的真理擱置一旁或棄之不顧(見「不要怕,只要信」〔與傑佛瑞·賀倫長老一夕談,2015年2月6日〕,lds.org/broadcasts)。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尼爾·安德森長老也教導我們,要如何透過對主有信心來克服恐懼。他說:
「考驗、困難、疑問和懷疑——這些都是塵世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並不孤單,身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有許多靈性水庫提供了光和真理。恐懼和信心無法同時在我們的心中並存。在艱困的日子中,我們選擇信心的道路。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5:36〕」(「你知道的已經足夠」,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14頁)。

補充教學建議

馬可福音5:1-17。耶穌從一個人身上趕出惡鬼,治好了那人

如果不打算將馬可福音5:1-17作摘要,可以使用以下活動:
耶穌治癒尼腓人
鏈條
展示圖片:耶穌治癒尼腓人福音畫冊〔2009〕,編號83;亦見LDS.org)和一張鍊條的圖像(如果不容易找到鏈條的圖片,可以在白板上畫出鍊條的樣子)。
  •  
    魔鬼會運用其能力做哪些事?救主會運用祂的能力做哪些事?
說明在馬可福音5:1-17中,我們學到的一些真理能夠幫助我們體驗救主的大能,同時避開魔鬼的影響力和力量。
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提供各組一份以下的圖表。請學生閱讀馬可福音5:1-17,並和同伴一起,將每一項真理與教導該真理的經文章節配對,以完成下表。(注意:本項活動是用來幫助你迅速指出該經文段落中的真理,好讓你能繼續配對其他的原則。)
1.耶穌基督有能力勝過魔鬼。
.馬可福音5:2-5,13
2.我們可以藉著耶穌基督的大能,克服撒但在我們生活中的影響力。
.馬可福音5:8,12-13
3.魔鬼不關心我們的福祉,反而力圖使我們變得悲慘,並力圖毀滅我們。
.馬可福音5:6-7
4.魔鬼和跟隨祂的靈都知道耶穌基督的神性和能力。
.馬可福音5:15
學生完成這張表之後,請幾位學生報告他們的答案。(答案:1-b2-d3-a4-c。)強調那位曾被惡靈附身的人透過耶穌基督的能力經歷了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