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馬太福音第15章
新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 2015年
導言
耶穌在加利利時,說明為什麼祂的門徒沒有遵循傳統慣例,在用餐前潔淨自己。祂隨後前往地中海沿岸,在那裡醫治了一位外邦婦人的女兒。耶穌接著回到加利利,在那裡醫治了許多人,並奇蹟般地給四千多人吃飽。
教學建議
馬太福音15:1-20
文士和法利賽人質問耶穌,為什麼祂的門徒用餐前不洗手
請三位學生讀出以下情境。請全班仔細聽這些情境有什麼共同點。
- 1. 一位女青年的朋友慫恿她穿不合宜的服裝去參加學校舞會。這位女青年知道那服裝不符合主的端莊標準,即使在她的文化中,人們普遍接受穿著那樣的服裝。
- 2. 一位男青年來自熱愛運動賽事的後期聖徒家庭。每當電視播放最受歡迎的運動賽事時,這個家庭經常騰出家庭祈禱、經文研讀、家人家庭晚會和星期日教會聚會的時間,以便能觀看賽事。
- 3. 一對年輕人準備要結婚。他們居住的地方普遍接受婚前性關係。由於這對年輕人在結婚之前不會有親密的性關係,有些人告訴他們,說他們太落伍、太奇怪了。
- • 這幾個情境有什麼共同點?(每一個情境皆呈現出服從神的誡命和遵循傳統習俗兩者之間的衝突。)
說明傳統習俗包括文化、社區、家庭或一群朋友的信念和做法。
請學生說出一個或多個會使他們無法遵守神的誡命的傳統習俗。請學生在馬太福音第15章中,找出當他們必須在服從神的誡命和遵循傳統習俗二者間作出選擇時,能夠幫助他們的真理。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5:1-2。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文士和法利賽人質問耶穌哪個傳統。
- • 耶穌的門徒沒有遵循什麼傳統?
說明文士和法利賽人提到的洗手,指的是為了宗教儀式上的潔淨而講究的洗濯,並不是為了衛生起見所做的洗滌。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5:3,並請全班找出耶穌如何回答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問題。
- • 救主說文士和法利賽人藉著遵循傳統做了什麼事?
將馬太福音15:4-6作摘要,說明耶穌拿例子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如何藉著遵循傳統而違反了神的誡命。他們教導人「可以不」(第6節)盡照顧年邁父母的義務,只要宣稱他們的錢是保留給神的供獻,或各耳板(見馬可福音7:10-12)。然而耶穌教導,他們這麼做,就違反了孝敬父母這條誡命。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5:7-9,並請全班找出文士和法利賽人使人民以傳統為藉口做了些什麼,而不服從神的誡命。
- •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領人民做了些什麼?
- • 我們可以從這幾節經文中學到什麼原則,知道如果我們渴望接近神,我們必須做的事?(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應指出類似以下的原則:如果我們渴望接近神,就必須將祂的誡命置於我們可能會有的任何傳統習俗之上。)
請學生再次讀出課程一開始時的那些情境。每讀完一個情境,就問:
- • 這個情境中的人可以做什麼來遵守神的誡命?
- • 這麼做如何幫助這人或這些人更接近神?
討論過每個情境後,問全班:
- • 你曾在何時選擇服從神的誡命,而不是因循人們普遍認可的傳統或習俗?這樣做如何幫助你更接近天父?(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
請學生想一想他們稍早之前提出的一些傳統習俗。鼓勵他們選擇服從神的誡命,而不是跟從這些傳統習俗,這樣他們就可以更接近神。
提醒學生,文士和法利賽人相信用沒洗過的手吃東西會污穢一個人,或使那人的靈性不潔淨。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5:10-11,並請全班找出救主教導真正能污穢我們的是什麼。
- • 救主說能污穢我們的是什麼?
指出救主說:「出口的……能污穢人」(第11節)。祂告訴門徒不必理會那些被祂的話冒犯的法利賽人之後(見馬太福音15:12-16),祂進一步說明了真正能污穢我們的是什麼。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太福音15:17-2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說「出口的……能污穢人」(第11節)這番話的意義。
- • 救主說「出口的……能污穢人」這番話的意義為何?
指出在經文中,心往往代表我們的思想和渴望。在白板上寫出下列句子:如果我們選擇心懷惡念和邪慾,那麼……
- • 根據第19-20節中有關救主教導的記載,你會如何完成這項原則?(用學生的話來完成這項原則,以傳達出以下這項真理:如果我們選擇心懷惡念或不當的思想和渴望,那麼這些思想和渴望就會污穢我們。)
- • 如果我們選擇心懷惡念或不當的思想和渴望,我們在哪些方面會變得污穢或靈性不潔淨?
- • 從我們口中說出的話以及我們的行為,在哪些方面反映出我們心中的思想和渴望?
你可以為這項原則作見證,並邀請學生選擇保持純潔的思想和渴望。
馬太福音15:21-28
救主醫治一位外邦婦人的女兒
請學生到白板前面來,列出自己的一個或多個正義的渴望。
請學生找出馬太福音第15章中,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正義渴望的原則。
請學生翻到經文指南的聖經地圖11,「新約時代的聖地」。請他們找出地圖上泰爾和西頓這兩個城市的位置。說明耶穌從加利利跋涉到泰爾和西頓的海岸時,遇到了一位迦南婦人。就像該地區的許多人一樣,這位婦人是外邦人一也就說她不是猶太人。在那個時候,耶穌和祂的門徒只對猶太人宣講福音,尚未向外邦人傳講(見馬太福音10:5-6)。外邦人獲得救恩信息的大門稍後才會打開(見使徒行傳第10章)。
請學生和一位同伴輪流讀出馬太福音15:21-27。請他們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你可以將這些問題寫在白板上):
- • 這位迦南婦人有什麼正義的渴望?
- • 這位婦人的哪些言行表明了她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請學生報告他們的答案。
- • 這位婦人對這則比喻所作的回答,如何進一步表明她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5:28,並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為這位婦人做了什麼。
- • 救主為這位婦人做了什麼?為什麼?
- • 我們可以從這項記載中學到什麼原則,知道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會有怎樣的結果?(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應指出類似以下的這項原則: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便可以按照我們正義的渴望獲得祝福。)
- • 除了忠信地祈求主按照我們正義的渴望祝福我們外,我們還可以做什麼來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可以做什麼來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達林·鄔克司長老的話:
「我們若對主耶穌基督有信心,就必須信任祂,我們必須充分信任祂並樂於接受祂的旨意,了解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
「……無論信心有多麼大,都無法造成和祂的旨意相違背的結果,……我們若無法完全信任主的旨意和時間,就無法對主有真正的信心」(參閱「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1994年7月,聖徒之聲,第106頁)。
- • 當主沒有立刻按照我們正義的渴望祝福我們時,鄔克司長老就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所作的說明如何能夠幫助我們?
請學生回顧列在白板上的正義渴望,並說明在他們尋求獲得這些渴望時,他們可以做什麼來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 • 你(或你認識的人)曾在何時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而(按照主的旨意和時間)獲得個人的正義渴望?
請學生在課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下,他們向耶穌基督尋求獲得正義的渴望時,會做什麼來運用對祂的信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所寫的內容採取行動。
馬太福音15:29-39
耶穌用七個餅和幾條魚給四千多個信徒吃飽
將馬太福音15:29-39作摘要,說明耶穌回到了加利利。祂在那裡的時候,有四千多人帶著身體患有各種病痛和殘疾的人到祂那裡聚集。救主治癒了他們,群眾與祂相處了三天後,祂行了另一個奇蹟,僅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便餵飽了所有的人。(注意:給四千人吃飽的奇蹟,將在馬可福音第8章的課程中有更詳細地探討。)
你可以在結束課程時,為學生在馬太福音第15章中指出的原則和真理分享你的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馬太福音15:1-9。「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李察·司考德長老提出了以下的忠告,給想要掙脫使他們無法充分崇拜主的傳統或習俗的人:
「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生活模式可能非常困難。以往的朋友可能會嘲諷、批評,甚至迫害你。人若對救主有堅定的信心,並且服從,就能度過這樣的苦難而獲致更大的祝福。經文描述了信念及信心如何克服那些與神的計畫相悖的傳統,為個人甚或數代的人帶來祝福。亞伯拉罕決心忠於真理,意志堅定,也摒棄了錯誤的傳統;這使他蒙受極大的祝福。他的忠誠使得以色列家族所有的服從者都將有豐富的酬償作為冠冕。另一項捨棄悠久傳統的感人事件,是好戰的拉曼人變成基督的謙卑信徒,寧願死去也不願意違背自己在成為神國一員時所立的聖約」(「消除幸福的障礙」,1998年7月,聖徒之聲,第96頁)。
馬太福音15:21-28。「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主將外邦人比作寵物狗的比喻,是為了教導當時福音只傳講給以色列家族。按照主神聖的時間表,外邦人以後才會獲得救恩的信息(見使徒行傳第10章)。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教導說,耶穌治癒迦南婦人的女兒是為了考驗那婦人的信心,也作為教導祂門徒的一個例證:
「福音(及其一切醫治力量和恩典)是先傳給猶太人再傳給外邦人,耶穌在塵世的傳道事工是針對以色列,而不是其他國家。祂特許治好這個或任何一個外邦人,皆因那人有極大的信心。先前祂命令使徒只去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不要向外邦人宣講救恩的信息(馬太福音10:5-6)。當然,祂在此一情況下的處理方式,對祂的門徒是有啟發意義的。祂考驗那位外邦婦人的信心,教導堅持不懈和迫切懇求的祈禱會帶來酬賞,祂也讓門徒看到,有時候異教徒的信心比被揀選的以色列家系來得更大」(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5–73], 1:3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