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第17課:馬太福音第14章(教師用本與經文二合一)

第17課:馬太福音第14章

新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 2015年

導言

耶穌在得知施洗約翰的死訊後尋求獨處,但卻有一大群人跟著祂。祂就憐憫他們,醫治其中的病人,並奇蹟般地給五千多人吃飽。那天晚上,門徒在加利利海上與強烈的風暴搏鬥,耶穌在海面上行走,要到門徒那裡去。

教學建議

馬太福音14:1-21

耶穌尋求獨處,接著給五千多人吃飽

請學生想想自己曾經歷過的極度悲傷的時刻。請他們仔細回想自己是怎麼忍受和克服那時的悲傷。
  • 人們可以嘗試哪些不同的方法來忍受和克服悲傷?
學生在研讀馬太福音第14章時,請他們找出可以忍受和克服悲傷、考驗和疑慮的方法。
馬太福音14:1-11作摘要,說明希律王在新婚妻子(希羅底)的催促之下,讓施洗約翰蒙冤入獄。他妻子的女兒(撒羅米)在他面前獻舞後,希律當眾應允她可以「隨她所求的給她」(馬太福音14:7)。女兒徵詢母親的意見,然後要求施洗約翰的首級,因此希律將約翰斬首。

馬太福音14:1-11
  1. 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2. 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
  3. 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裡。
  4. 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
  5. 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
  6.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
  7. 希律就起誓,應許隨他所求的給他。
  8. 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
  9. 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他;
  10. 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
  11. 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他母親。

提醒學生施洗約翰是耶穌基督的朋友和親戚,他蒙神揀選成為先知,為彌賽亞預備道路。
  •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施洗約翰的好朋友;聽到他無辜受害,你會有何反應?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12-13,並請全班找出耶穌聽到約翰的死訊後,祂做了什麼。

馬太福音14:12-13
  1. 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
  2. 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

  • 耶穌聽到約翰的死訊後,祂做了什麼?(你可以說明「野地」是指獨處之地。)
  • 當耶穌想要獨處時,發生了什麼事?
  • 如果你心裡難過想要獨處,但卻有些人希望得到你的關照時,你會有什麼感覺?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1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耶穌看到群眾跟著祂時,祂如何回應。

馬太福音14:14
  1.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 救主為我們樹立了什麼榜樣,讓我們在經歷悲傷時可以效法?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確定他們能指出以下這項真理:我們在悲傷的時候仍然憐恤他人,就是在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
  • 為什麼我們痛苦時很難對他人展現愛心?
  • 向他人展現愛心對傷痛中的自己有何幫助?
  • 你或你認識的人曾在何時經歷極度的悲傷,卻仍對他人展現愛心?為人服務在哪些方面很有幫助?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太福音14:15-2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耶穌如何繼續對群眾展現愛心。(注意:馬太福音14:15-21中記載的奇蹟,將在馬可福音6:35-44的課程中有更深入的教導。)

馬太福音14:15-21

  1. 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
  2. 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
  3. 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4. 耶穌說:拿過來給我。
  5. 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6.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7.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 耶穌如何繼續對那些跟隨祂的人展現愛心?

馬太福音14:22-36

耶穌在暴風雨來襲的海面上行走

為了幫助學生思考他們跟隨耶穌基督時可能會遇到懷疑和恐懼的情況,請兩位學生讀出下列情境:
  1. 1. 
    一位女青年看著身患絕症的母親,感到很無助。她開始質疑天父是否知道她家人的痛苦。她拼命地想要相信神,但她的疑慮開始壓倒她。
  2. 2. 
    一位男青年剛加入教會。許多老朋友公開地批評他加入教會的決定。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應該繼續作個活躍、忠信的教會成員。
  • 人們尋求跟隨耶穌基督時,可能還會經歷哪些其他方面的疑惑或恐懼?
學生在研讀馬太福音第14章的其餘部分時,請他們找出能幫助自己克服恐懼、疑惑和沮喪的真理。
馬太福音14:22作摘要,說明救主指示祂的門徒渡船到加利利海的另一邊,等祂叫眾人散開。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2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耶穌叫眾人散開後,祂去了哪裡。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馬太福音14:22-23
  1.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24-25,並請全班找出門徒渡越加利利海時,發生了什麼事。

馬太福音14:24-25
  1.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2.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

  • 門徒渡越加利利海時,發生了什麼事?
  • 「因風不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第24節)。
    (風颳的方向與他們的目的地相反。)
根據第23節,耶穌獨自一人在山上,門徒渡越加利利海時,已經是晚上了。渡海的距離約五英里(大約八公里),天氣好的時候,兩三個小時內就應該可以到對岸。
  • 根據第25節,救主是在什麼時候去找在海上的門徒?(四更天是凌晨三時到早上六時。)
  • 門徒渡海可能與風暴搏鬥了多久?(可能9到12個小時。)
請學生默讀馬可福音6:47-48,找出馬可福音就這個事件所提供的其他詳細資料。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馬可福音6:47-48
  1.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
  2. 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

  • 耶穌能早一點保護門徒,讓他們免於掙扎嗎?讓門徒在獲救之前掙扎一段時間,其目的可能是什麼?
  • 對於我們所遭遇的困難,我們可以從門徒奮力渡海的記載學到什麼真理?(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應指出以下這項真理:雖然神並不總是讓我們免於苦難,但是祂知道我們正在經歷什麼,而且會按照祂自己的時間來援助我們。
  • 獨力奮戰一段時間,而不立即從考驗中蒙主拯救,可以帶來什麼益處?
  • 即使主沒有立刻拯救我們脫離苦難,但是明白主知道我們的遭遇如何能鞏固我們對祂的信心?
請學生想像,他們半夜在漁船裡和強勁的風浪搏鬥奮戰了數小時,然後看到有人在水面上行走。
  • 如果你處在這種情況,你可能會怎麼想或有何感受?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26-27,並請全班找出門徒看到耶穌時有何反應。

馬太福音14:26-27
  1.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2.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 門徒看到耶穌時有何反應?
  • 耶穌如何回應他們的恐懼?
請另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28,並請全班找出彼得聽到主的聲音後,他想做什麼。

馬太福音14:28
  1.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

  • 彼得聽到主的聲音後,他想做什麼?
在全班面前拿起一張耶穌的圖片,請全班想像自己是船上的彼得。請兩位學生輪流讀出馬太福音14:29-30。讀完每一節經文之後,問學生如果他們是彼得,他們可能會怎麼想或有何感受。

馬太福音14:29-30
  1.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
  2.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 彼得為什麼開始下沉?
  • 此事件中的風和浪代表我們生活中哪些會使我們感受到恐懼或懷疑的事物?
  • 關於如何才不致被自己的恐懼或疑惑擊潰,我們可以從彼得的經驗學到什麼?(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確定他們都清楚知道:如果我們專注仰望耶穌基督,並保持對祂的信心,我們就不會被恐懼或疑惑擊潰。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豪惠·洪德會長的話,並請全班仔細聽,找出未能保持對主的信心的危險:
豪惠‧洪德會長
「我堅信,不論是個人、家庭、社區或國家,只要像彼得一樣『仰望耶穌』,我們也能順利走過『不信的洶湧波濤』,在『疑惑的旋風中也不驚恐』。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從我們必須相信的祂身上移開一這件事很容易做,世人也常受誘惑這麼做一如果我們去看周遭那些兇惡可怕的毀滅力量,而不看著那位能幫助且拯救我們的祂,那麼我們勢將無可避免地沉陷在衝突、悲傷和絕望的大海中」(參閱「和平之港的燈塔」,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16頁)。
  • 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專注仰望」耶穌基督,就像彼得最初做的那樣?
  • 你何時見過某人因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而使他(她)不致被恐懼或疑惑擊潰?
見證只要我們「專注仰望」耶穌基督並保持對祂的信心,我們會找到希望和勇氣去面對各種挑戰。請學生思考他們可以在生活中改變哪些行為,以便能更專注和保持他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並設立目標做出這些改變。
說明就像彼得一樣,有時候我們可能未能保持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也可能會屈服於恐懼、疑惑和沮喪。
基督在海面上走
展示一張耶穌基督在海面上走的圖片(見福音畫冊〔2009〕,編號43;亦見LDS.org)。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30-32

馬太福音14:30-32
  1.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2.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3.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 根據第30節,彼得意識到自己正在下沉時,他做了什麼?
  • 我們可以從這項記載學到什麼,使我們知道:我們的信心減弱時若尋求主的幫助,祂會做什麼?(雖然學生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眼,但他們應指出以下這項原則:我們的信心減弱時若尋求神的幫助,祂可以解除我們的恐懼和疑慮。
  • 神會用哪些方式解除我們的恐懼和疑慮?
請一位學生讀出馬太福音14:33,並請全班找出耶穌和彼得回到船上後,在船上的門徒反應如何。

馬太福音14:33
  1.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馬太福音14:33-36作摘要,說明在這事件之後,耶穌和祂的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抵達遠方的加利利海岸。當人民知道耶穌在那裡時,他們把患有疾病的人帶到祂面前。很多人只摸了祂衣裳的繸子就被治癒了。

馬太福音14:33-36
  1.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2. 他們過了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
  3. 那裡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裡,
  4. 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結束時,鼓勵學生應用他們在本課中所學到的事,就他們接受到的任何靈感採取行動。

注釋及背景資料

馬太福音14:25。「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

當我們期望主會賜給我們迅速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們便無法看出祂遲於伸出援手是有更大的目的。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談到他面對的一項個人考驗,他沒有很快從主那裡得到解決之道:
「那時的我雖然飽受煎熬,但如今回顧過去,我很感謝我那時的難題沒有很快就獲得解決。有好幾年的時間,我幾乎是每天不得不向神求助,這件事教導了我如何真正祈禱、如何獲得祈禱的答覆,並且透過非常實際的方式教導了我要對神有信心。我逐漸認識了救主和天父,其方式和深度是透過其他事情所無法達到的,或是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學會。……我學到全心信賴主。我學到要日日與祂同行」(「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2011年1月9日,教會教育機構爐邊聚會〕,LDS.org)。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這樣說,救主知道祂的門徒在暴風雨中費勁地要渡越加利利海:
「耶穌從祂在山上祈禱的地方……,看見親愛的朋友身處險境、奮力掙扎,以期安抵加利利湖西岸。……祂之所以明白他們的困境,肯定是藉著聖靈的力量而非肉眼得知的,因為他們離祂有四英里(6.5公里)一也或許是五、六英里(8至10公里)之遙。……
「……他們耗費了約八小時或十小時,卻才划離岸邊不到四英里(6.5公里)的距離。
「他們身處極大的危險。即便是強壯的男人也無法永無止境地抵擋巨浪的衝擊和海上風暴翻騰的力量。已是夜裡四更天,時間大約在凌晨三點到早上六點之間。耶穌讓他們獨自掙扎奮戰直到筋疲力盡。現在祂前來救援了」(The Mortal Messiah, 4 vols. [1979–81], 2:358–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